关注电白文化馆

当前位置: 首页 -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麒麟舞
发布日期:2017-11-08 阅读次数:[199]

麟舞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其融音乐、舞蹈、工艺美术、杂技于一体,通常在逢年过节、神诞醮会等节庆活动期间进行表演,历来为人们所喜爱。


流传于电城一带的麒麟舞,据说源自1000多年前的高凉郡,极富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它造型大方亮丽,生动活泼,以腾跃、翻滚等动作为主要舞蹈语言,风格粗犷含蓄、刚柔并济。所舞麒麟用竹篾扎就骨架、各色彩布做成皮,分为头套和尾套,由一人舞动麒麟头,另一个舞动麒麟尾,合着打击乐轻、重、缓、急各种节奏来表现麒麟活动过程及喜怒哀乐情绪。麒麟舞中主要有金、银两只麒麟,寓意雌雄结合;演员穿着绣有鳞片的长裤、绑带和爪式的鞋;“三星”(指土地公、笑佛、猴子)扮演者穿着传统戏剧服饰并各戴面具;另外还有表演道具若干。表演可即兴发挥,整个套路中融入了传统武术动作,特别是“三星”戏麒麟的表演还融入了生活搞笑细节,诙谐幽默,让观众看后捧腹大笑。

电城麒麟舞曾一度被禁,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在相关部门和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下重新发展起来,使这一独特地方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发扬。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电城楼阁村的麒麟舞。

楼阁村传统麒麟舞,被专家们确认为特别具有粤西地区民间传统艺术特色,与粤东、粤中地区的麒麟舞在道具造型、表演形式方面均有所不同。粤东、粤中地区的麒麟舞纯正是舞踏结构形式,而楼阁村的麒麟舞纯属喜剧表演型。表演重在叙述故事,这是楼阁村麒麟舞最具地方特点的原创性,如《麒麟出洞》节目中笑面佛、土地公、孙猴子去请麒麟出洞,通过写实手法将三顾洞口等情节完美地表演出来,活泼生动,寓意深刻,戏剧味十足。


电城楼阁村麒麟舞还大胆创新,精心编排改良了《麒麟献瑞》、《麒麟送子》、《嬉戏麒麟》等节目。2001年《麒麟献瑞》获广东省第二届麒麟舞大赛银奖,2002年获全国首届大赛银奖,2003年获全国首届民间艺术大赛铜奖,2005年该队参加全国、省、市各种民间艺术汇演获得二金五银七铜的奖励荣誉,2006年参加第二届国际旅游文化节获优秀演出奖等。

2011年电城麒麟舞被列入茂名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返回主页
新闻动态
文艺活动
非遗保护
返回顶部